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

中產臨坍塌 邁向M型社會


旺報【記者吳貴奉/綜合報導】

在不斷攀升的失業率以及沉重的債務負擔下,大陸專家指出,這將讓全球中產階級面臨坍塌的危機,使「橄欖型社會」有向「M型社會」演變的趨勢。

大陸國家資訊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投書媒體表示,隨著資源重新分配,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,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,在中間這塊,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,就像「M」的字型一樣,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:左邊的窮人變多,右邊的富人也變多,但是中間忽然坍塌。

以美國為例,戰後,美國社會結構演變成為藍領工人數量銳減,白領階層不斷地擴大。然而,70年代以來,不斷上升的經濟壓力,使得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家庭靠舉債維持生活水平。從1983年到2004年,美國中產階級的負債/收入比率從0.45上升到1.19。可以說,過去二、三十年來美國經濟的景氣,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中產階級靠信貸支撐的過度消費基礎之上。

台灣也面臨著中產階級的日益萎縮。從60年代開始,台灣經濟持續快速發展,到90年代,中產階級已成台灣社會的主體,占33.6%,呈現出「中間高,兩邊低」的倒「U」型社會經濟結構。

然而,2000年之後,中產階級逐漸失去競爭力,向下沈淪為中下層階級,而富有者更加速積累財富。於是,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越來越多,中產階級卻越來越少,台灣社會結構也面臨從倒 「U」型向「M」型加速轉變的危機。

文章來源: 旺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