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

柳營奇美再新增影像導航放射治療弧形刀


柳營奇美醫院新增一台嶄新型直線加速器,可執行當下最進步的弧形刀(VMAT)、強度調控放射治療(IMRT)之外,也可以搭配影像導航的技術,一起執行影像導航放射治療(IGRT)。治療時可以不必麻醉,在不流血的狀況下,大幅縮減各種需要高精確、高劑量的惡性腫瘤治療時間,減少不必要的放射線傷害,使放射治療的境界又提昇一大步。

98年度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中,仍以惡性腫瘤死亡率28.1%高居榜首。惡性腫瘤死亡人數逐年增加,和國人老化速度有關。而雲林、嘉義、台南縣人口老化的程度相對較高,所以癌症死亡率也在各縣市中排名在前半之列。

柳營奇美醫院過去有一台一般強度調控放射治療(IMRT)的直線加速器時,放射治療常常需要排到夜晚才能做完病患應有的治療。院方鑑於病患及醫護人員的辛勞,今年引進第二台放射治療利器~弧形刀,服務病患。

有些部位的腫瘤,很難用手術將它切除,透過弧形刀,可以很精確的依腫瘤的形狀、體積調配劑量,在對正常組織影響更小下,更精確的將腫瘤去除,不但不用麻醉,照射當下病患不會覺得痛,所以手術無疤痕、不流血,不但可以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,減少副作用。

柳營奇美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裕文主任表示,傳統的放射治療在二維(2D)的時代是平面式整片組織的照射,到最近十餘年間才有三度空間立體照射治療 (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, 3DCRT),不過其功力只限於邊緣形狀規則的腫瘤。

但腫瘤是異常增生的組織,形狀往往不規則,讓腫瘤細胞儘可能去除,對正常細胞影響最小,國內近十年來引進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(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otherapy, IMRT),可以對不規則邊緣形狀的腫瘤做更精確的治療,而柳營奇美醫院原有的直線加速器即屬於這種強度調控放射治療(IMRT)的設備。

柳營奇美醫院今年引進的弧形刀,英文全名是動態弧形強度調控放射治療(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, VMAT),最近幾年國內才有醫學中心引進,它應該算是直線加速器放療中順型放療的極致版,可以針對不規則邊緣形狀的腫瘤依其形狀調配各個位置的不同劑量,提高治療計畫劑量的完美度,同時縮減病患需要被固定的時間。一般而言,治療時間會比強度調控放射治療(IMRT)要短。

配合影像導航的技術,在每次放療之前做最後的影像校正及監控,可以減少每日對位的誤差,快速定位正確位置,應用在生理移動較不快速的部位,尤其頭頸和骨盆的病灶更為合適。

影像導航使對位更精準,配搭三度空間順型放療、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或弧形刀一起使用,可以提高治療時空間的準確度,將不確定的邊緣縮小,進一步保護重要的脆弱器官,免於放療的副作用。

目前該院的弧形刀已經完成在骨盆部位的攝護腺癌劑量驗證,並實際開始臨床使用;影像導航放射治療也已成功執行了超過100人次。

2010年世界相當權威的美國國家全整癌症網路(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, NCCN)最新版就規定,攝護腺癌劑量若要給超過78格雷,建議要搭配影像導航放射治療技術才適合使用。這樣的規定肯定了影像導航放射治療的貢獻。

文章來源: NOWnews

推薦網站: 利用網路賺錢, 如何網路創業, 在家工作系統, 在家工作, 在家賺錢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